前言
在jdk中提供了一些java.util.concurrent.atomic原子操作类。对于原子类变量的操作是不会存在并发性问题的,不需要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进行并发控制。它底层自身的实现即可保证变量的可见性以及操作的原子性,一般我们可以使用AtomicInteger,AtomicLong等实现计数器等功能,利用AtomicBoolean实现标志位等功能。
使用示例
public class Message { |
原理剖析
一般实现线程安全的常见两种机制:
- 加锁机制(常见synchronized和ReentrantLock等),特点:阻塞;
- 无锁机制(常见无锁算法有:CAS算法),特点:非阻塞;
原子量底层的实现均是采用CAS非阻塞算法实现的,是无锁(lock-free)算法中最有名的一种(无锁算法:不使用锁机制来实现线程安全的算法,采用锁机制都会存在线程为请求锁而产生阻塞的情况),CAS不会阻塞线程从而不会带来CPU上下文切换的性能开销。
CAS非阻塞算法的原理
CAS的全称是Compare-And-Swap(意思是比较后交换):指当两者(这个两者是指线程栈内存中备份的变量值和主内存中共享变量值)进行比较时,如果值相等,则证明共享数据没有被其他线程修改过,则替换成新值,然后继续往下运行;如果不相等,说明主内存中的共享数据被其它线程修改过,放弃已经所做的操作,然后重新执行刚才的操作(可见CAS算法的关键就是这个循环体结构,退出循环的条件是主内存中的共享数据没有被其他线程修改过,如果被修改过,则该线程会重复执行此操作,直到满足退出循环体的条件为止,这也是为什么线程不会阻塞的原因)。容易看出 CAS 操作是基于共享数据不会被修改的假设,采用了类似于数据库的 commit-retry 的模式。当同步冲突出现的机会很少时,这种假设能带来较大的性能提升。
下面以jdk AtomicInteger类的具体实现为例,进行说明:
public class AtomicInteger extends Number implements java.io.Serializable { |